背景
編輯
《Dota 2》是一款多人線上戰鬥競技場(MOBA)電子遊戲,由Valve開發並於2013年發行。遊戲分為雙方,每方各五人;十名玩家選擇天賦、能力各不相同的英雄角色,與隊友合作搶先摧毀對方基地。遊戲採用俯視視角,顯示玩家角色附近區域的地圖,全體敵人則隱蔽於戰爭迷霧中;此外,螢幕邊角還有迷你地圖,標示隊友方位。兩方基地有三條「兵線」連接,兵線對稱劃歸雙方。每條線都有多個防禦塔,可自動攻擊敵人或保護己方。主基地會定期生成小兵隊伍,他們會沿著兵線前往對方基地,並與遇到的任何敵方單位進行戰鬥。如果英雄角色被殺死,將等待一段時間後重新復活,比賽進行時間越長,復活所需時間越長[1][2]。
與往年比賽一樣,Valve在賽前發布了《Dota 2》的戰鬥通行證「互動指南」(Compendium)。購買玩家除獲得道具和各類獎勵外,亦同時參與眾籌獎池[3][4][5],互動指南收入的25%將注入比賽獎池[5]。在比賽模式中,《Dota 2》共有113個可玩角色,稱為「英雄」,每場比賽前,雙方隊長都要進行賽前選邊並選出各自使用的英雄。如果一個英雄被選中,那麼它就不能被其他人再選,所以隊伍可以利用選邊來提前進行戰略規劃,並禁掉對手可能擅長的英雄或者利用敵方陣容的弱點。比賽中的首個選邊由拋硬幣決定,接下來的每場比賽中會換邊;沒有獲得首選權的隊伍可以選擇防守地圖的哪一邊[1]。
比賽形式
編輯
2017年6月,比賽首先在獨立國協、中國、歐洲、北美、南美和東南亞賽區舉行線上地區預選賽[6]。小組賽於8月2日-5日舉行,18支隊伍分為兩組進行循環賽,每組前四名進入勝者組,5-8名進入敗者組,最後一名被淘汰出局[7][8][9]。正賽於8月7日-12日在西雅圖的鑰匙競技場舉行,實行雙敗淘汰制[6][7][8],敗者組第一輪比賽為單敗淘汰制(BO1),失利隊伍直接被淘汰[7][9],其餘比賽(除總決賽)為三局兩勝制(BO5),總決賽為勝者組冠軍與敗者組冠軍的五局三勝制對決[7][9]。
六支隊伍獲得了直邀資格,剩餘12個名額將通過地區預選賽產生[6][10],與往年相比,本屆比賽參賽隊伍由16個增加到了18個,並設立了新的預選賽賽區:美洲區分為北美區和南美區,獨立國協區與歐洲區分離[10][11]。2016年Dota 2國際邀請賽冠軍Wings Gaming在2017年初解散,隊員決定暫別職業賽場,這標誌著邀請賽歷史上首次衛冕冠軍及冠軍成員沒有參加比賽[12]。在地區預選賽後,HellRaisers和Cloud9分別簽下了Planet Dog和Team NP[13][14],Valve比賽規則允許玩家自由加入另一戰隊,只要名單保持不變即可[15]。
與往年比賽相同,西雅圖KCPQ(英語:KCPQ)記者凱西·艾奇森(Kaci Aitchison)繼續擔任主持人和採訪記者[7]。然而另一位主持人保羅·沙洛納(英語:Paul Chaloner)(Paul Chaloner)(ID:Redeye)沒有被邀請[7],《絕對武力:全球攻勢》比賽主持人亞歷克斯·理查森(Alex Richardson)(ID:Machine)和《星海爭霸》名人肖恩·普洛特(英語:Sean Plott)(Sean Plott)(ID:Day[9])替代了他[7]。
直邀
Evil Geniuses
Invictus Gaming
Newbee
OG
Team Liquid
Virtus.pro
地區預選賽勝者
iG Vitality(中國區)
LGD.Forever Young(中國區亞軍)
LGD Gaming(中國區季軍)
Team Empire(獨立國協區)
Team Secret(歐洲區)
HellRaisers(歐洲區亞軍)[a]
Cloud9(北美區)[b]
Digital Chaos(北美區亞軍)
Infamous(南美區)
TNC Pro Team(東南亞區)
Fnatic(東南亞區亞軍)
Execration(東南亞區季軍)